短文网

短文/随笔/诗歌/散文/心情/作文/唐诗/宋词/故事/成语/日记/语录/哲理

历史故事《史上另一起“玄武门政变”》

感谢故人来发布历史故事《史上另一起“玄武门政变”》,内容如下:

玄武门下聚集了500羽林军

历史上最有名的玄武门位于长安(现今的西安),李世民在此主导了玄武门之变。而事实上,洛阳玄武门的故事同样精彩。

神龙元年(705),李显与张柬之等宰辅重臣正是从这道城门杀入大内,逼迫武则天退位,还唐于李。这就是历史上着名的“神龙政变”。

705年2月20日,洛阳玄武门下,聚集了一众将领和500羽林军。

这时的国号是周,称帝15年的武则天已81岁了。从660年和唐高宗一起临朝开始,到神龙政变前夕,武则天已经统治中国45年。垂暮之年,兼有疾在身,臣子们很关心继承人的问题。在这个问题上,武则天也有过考虑。立儿子(李显、李旦)还是立侄子(武承嗣、武三思)?她犹疑不定。

698年,突厥犯边,武则天募兵抗敌,结果招不到兵,后改为太子挂帅,很快就募到5万余人。武则天据此判断民心思唐,所以在这一年,她迎回李显,立为太子。

迎回李唐后人并不意味着就一定要将江山托付给他。事实上,武则天此时对继承人的问题仍是举棋不定。所以接下来,她才会听信宠臣张易之、张昌宗“二张”的片面之词,打击“太子党”。比如,二张称,曾任太子左庶子的宰相魏元忠等人密谋让太子篡位,取代武则天。魏被贬出京。离京前,有好友送行,又被诬为团伙谋反,武则天立即让有司速速审理,并提前给定了调,说“兹事皆实”。这哪里是审案?是想走个过场罢了。

之后,东宫重要官员多被外放。

武则天的种种举动都让人怀疑她是不是要对李显下手?在废立太子、毒害子嗣方面,武则天是有“前科”的。

唐高宗最初立李忠为太子,等到武则天生下李弘后,便废了李忠,另立李弘。李弘是个有主见的人,他多次违背武则天的意愿,被武则天毒杀。之后,武则天又立李贤为太子。这个太子很有声望,但武则天想独揽大权,甚为忌惮。母子俩有了嫌隙后,李贤“无由敢言”,作一首《黄台瓜辞》,希望武则天听了能有所感:

种瓜黄台下,瓜熟子离离。

一摘使瓜好,再摘使瓜稀。

三摘犹自可,摘绝抱蔓归。

但武则天丝毫不为所动,将李贤贬为庶人后,又逼其自杀了。武则天又立李显为太子,高宗病逝,李显做了55天的皇帝,便被武则天借故废了。

对家中其他亲人,武则天也非常绝情。李显之子重润、女儿永泰及夫婿因议论武则天宠臣张易之、张昌宗这“二张”权势过大,最终被缢死或被下狱而死;李旦两个妃子去给武则天请安,一入宫门便再无消息,李旦什么也不敢说;太平公主的丈夫薛绍卷入谋反案被杀,自己被当作政治棋子,再嫁武氏家族……

能立,就能废。李显这个太子之位并不安稳。对一心想改周归唐的臣子来说,武则天的大肆驱逐“太子党”也让他们有了大胆的想法。

恰巧这时,武则天病了。705年2月20日,张柬之、桓彦范、崔玄暐、敬晖、袁恕己和李湛、李多祚等联手,称张易之、张昌宗二人谋反,率领禁军诛杀“二张”。

张柬之他们率领左右羽林军500余人来到玄武门,又派李多祚、李湛及李显的女婿王同皎到东宫迎接李显。待李显到玄武门后,他们斩断门闩闯入宫内。

此时武则天正在迎仙宫,张柬之等人在走廊里将张易之和张昌宗斩首,然后进至武则天居住的长生殿。武则天惊起:“是谁作乱?”张柬之答:“张易之、张昌宗阴谋造反,臣等已奉太子命令将他们杀掉了。因担心消息走漏,所以没有向您禀告。”

事已至此,武则天也是无奈,只能听凭他们改周归唐。她哭着对李显说:“我从房陵将你迎回来,当然是要将这天下给你的,而五贼贪功,竟惊我到这个地步!”

次日,武则天传位于李显。再隔一天,李显复位。后来,复位的唐中宗李显还专门把玄武门改名为神武门,门楼改为制胜楼。

鸟尽弓藏

“神龙政变”整个过程很简单,那么,这里面谁是主谋?

张易之、张昌宗权势熏天。无论是李显、太平公主,还是武家,都曾吃过他们的亏。在这起政变中,李显一方深度介入是看得到的,同时,也隐约可见太平公主游走于李、武两大阵营,这才有了双方齐心协力之举。

从目前出土的多方神龙元年宫女碑碑文看,在这起政变中,宫女和内官们都起了不小的作用。

武则天能在宫中左右逢源,与其费心经营宫人关系有密切关联。在她还是昭仪时,便曾多方交结宫人,皇后与嫔妃所作所为,她都能“得辄以闻”,第一时间知道。她能扳倒敌手,也得益于这帮宫人的助力。等她大权独揽之后,她也多方利用宫人,如此一来,宫人便也有了操纵政权的力量。在政变中,这些宫人负责宫内外联络、传递消息。武则天时期,间谍遍布内外朝,却对张柬之的秘密行动毫无察觉,这也是宫女为其掩护所致。

而在政变后,武则天的得力助手上官婉儿非但没有遭到打压,反而前途一片光明,深得李显信任,其去世后,太平公主赠巨资助其安葬,这只有一种可能:政变前,她就已经背叛了武则天。

关于这起政变,新旧《唐书》和《资治通鉴》所记有些不同。有的记载说是李显的被迫之举,也有记载说李显是主谋。王恺认为,参与政变的人,很多是李显的党羽,其中还有太子妃韦氏的身影。说李显是被迫的,实在说不过去。

神龙政变后,武则天移居上阳宫,到这年年末便去世了。张柬之等五人都被封王,但他们的权力也被剥夺了。韦后与武三思反复劝说李显,这些臣子“恃功专权,将不利于社稷”,不如封他们为王,“罢其政事”,这样一来,“外不失尊宠功臣,内实夺之权”。

“上以为然”,皇帝被劝服了。所谓鸟尽弓藏,不过如此。

而在后来与韦后和武三思的政治斗争中,张柬之遭到排挤,被流放到广东,气愤而死;桓彦范、崔玄暐、敬晖、袁恕己,也遭流放,虐杀而死。

随机推荐:
大理石火锅桌 升降柱 适合拍照的裙子 海边度假 文艺袍子 交领 高达 工具 厚底女靴 女装无袖连衣裙 健身房专用鞋 儿童泳衣 女孩 连体 鹅蛋 户外休闲桌椅 庭院 飞机盒包邮 温和卸妆油 m5平板电脑 华为 日本果酒 柴油三轮车 蛋卷头 aoc 显示器 27英寸 茶室吊灯 禅意 中式 更多精选文章>>>

本站由EMLOG强力驱动

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收集/整理,本站纯公益性用途,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